新闻中心

一周最龙华 “龙”行龘龘 “华”彩流章

日期2024-05-17 03:19:13 来源:华体会登录地址 作者:华体会登录页面阅读:15

  过去一周,龙华有哪些最受关注的热点、最亮眼的数据、最温暖的声音、最动人的画面?南方都市报龙华大件事频道推出《一周最龙华》栏目,回顾一周龙华看点,网友点评一周热点。

  1月18日上午,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龙华会堂开幕。区长雷卫华代表龙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。

  2023年,龙华以“奋斗”画笔为高质量发展描画,这一年,龙华谋发展、促改革,建家园、护山水,强治理、促稳定,保民生、增福祉……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“硬核答卷”。

  过去一年,“数字经济核心企业1102家”“工业投资增速全市第一”“民生领域投入达363亿元”…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串串数字背后,都写满共同的高燃记忆,“强信心”成为主旋律,龙华会堂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传递出代表委员们共同的心声。

  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,2023年,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额首次突破千亿,区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排名飙升10位、升幅居全国第一。2023年1-11月,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534亿元,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2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209亿元,增长6.7%;固定资产投资再破千亿大关,达到建区以来同期最好水平,增长27.6%,增速全市第二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60亿元,增长12%;全口径税收收入约482亿元,增长13.6%,其中区级税收收入约149亿元,增长22.2%……

  科技创新激发澎湃动力。全社会研发投入113.7亿元,增长5.7%,占GDP比重提高到3.85%。这组数据体现龙华在研发投入上的“大手笔”,如同播下的种子,创新的力量正蓬勃生长。科技这一“关键变量”,正在成为稳中求进的“最大增量”。

  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,成功引进海克斯康、迈瑞医疗、海辰储能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。新登记商事主体近8.4万户,增长38%,排名全市第三。新增“个转企”402户、“小升规”超200家,新增上市公司4家、总部企业13家。新开工5个“工业上楼”项目,完成投资17亿元。新增产业用房超150万平方米,供应产业用地68.4公顷……

  历经多年发展,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产业开始在龙华生根,新技术新场景不断涌现,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,如今已牵手华为,开展数字经济深度合作,共同推进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核心示范区建设。在数字经济引领下,2023年,低空经济、人工智能、生命健康等也纷纷加入龙华高质量发展“新动能豪华套餐”,彰显新时代龙华区产业发展各重点领域的朝气蓬勃和五彩斑斓,而这些产业天然就是为年轻人准备的,产业和高素质人才的双向奔赴,助推着这座城区续写更多“春天的故事”。

  2023年,龙华率先印发全市首个区级低空经济实施方案,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链,助力深圳打造国际一流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。生命健康产业是龙华产业布局的重点,其中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连续三年获评优秀,排名全国第一;全国首个体外膜肺氧合治疗(ECMO)成套整机在龙华诞生,打破欧美厂商20年的技术垄断。全市首个、全国规模最大的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集聚区——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城建设正在提速加档……

  城区的高歌猛进,有大江大河的奔腾,也有一枝一叶的生长。“让人民生活幸福是‘国之大者’。”走过2023年,300万龙华人对这句话有更加深切的体会。

  城区品质得到整体性提升。下足“绣花功夫”,龙华全力创建更加安全、畅通、有序的高品质交通环境。轨道交通五期建设新增站点数居全市第一、里程数居全市第二……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捷报频传,深圳美术馆新馆、深圳图书馆北馆等一批大型文体场馆开放使用,各类文体场馆遍地开花,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体活动在龙华举行……

  民生福祉获得持续性增强。民生领域投入多达363亿元、增长14.5%,占全区财政支出的87%。新改扩建公办学校50所,新增学位91440座,公办幼儿园从3所增至138所;三甲医院实现“从0到2”的转变;供应公共住房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,安居工程考核连续三年全市第一;“多调联动 精智解纷”工作法入选全国“枫桥式工作法”,为深圳市唯一入选典型。获评首批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,还获评“两山”实践优秀区、中国气候宜居县、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、全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……龙华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,不仅体现在璀璨的都市森林、科技腾飞的繁华景象里,也蕴含在居民幸福的获得感中。

  有人说,政府工作报告上的每一个数字,背后都有亿万次的心跳。一个个数字、指标,无论增减,高低,升降,全都指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。数字背后是蒸蒸日上的经济热度和热气腾腾的民生温度。

 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将“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”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。龙华将如何作答“稳”与“进”的关系?

  展望前程,地处深圳市地理几何中心、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城市发展中轴的龙华,在300万目光的注视与期盼中奋笔春秋。

  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切实增强经济活力、防范化解风险、改善社会预期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增进民生福祉,保持社会稳定,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牵引,全力加速“五个区”建设、全域推进数字化发展、全面促进“人城产”融合,高标准打造数字龙华,高水平建设中轴新城,高站位推进深圳都市核心区建设,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道路……长长的清单上,桩桩件件都与发展大事、改革要事、民生实事息息相关。透过这些写满“龙华信心”的目标,亦能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龙华实践的力度、高度和温度。

  信心的背后,是一系列提神振气的举措,是龙华区坚持从区情社情民情出发,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、先立后破,注重统筹兼顾、综合施策的发力奋进。

  改革、开放、创新的齿轮快速转动,稳预期的“硬核实招”频出。新一年,龙华区明确将持续实施好高质量发展“十大计划”,围绕十个重点方面发大招。

  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,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900家,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0家,抢抓当前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的历史机遇窗口期,争取引进或培育两个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,办好龙华职业技术学校,实施产教融合发展行动,打造一批卓越工程师、高技能人才队伍,优化“双招双引”人才政策包,确保各类人才进得来、留得住、能发展,在龙华安居乐业。

  网络与通信产业要推动“5G+千兆光网+智慧专网”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全覆盖,智能终端产业要加快建设富士康AR/VR产业园、传音智汇园手机制造基地等项目,人工智能产业要推进创新应用,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要引育一批数据安全领域优质企业,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咨询诊断工程;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,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集聚区;加快建设北站数字经济、大浪现代时尚、中部国际工程设计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。

  积极培育智能家居、文娱旅游、体育赛事、国货“潮品”等新的消费增长点,落地一批首店、旗舰店、新概念店,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%,谋划启动一批衔接“十四五”和“十五五”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,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千亿规模。支持企业设备换新、机器换工、生产换线、产品换代,完成工业投资380亿元以上。完善“十百千万”惠企服务机制,实现100项事项“免申即享”。创新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,提升服务精准性、有效性。

  加快港澳特色街区、龙华深港创意设计合作区建设,打造“河套创新+龙华转化”“前海服务+龙华制造”新模式,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张清单,推进共建产业园区和“反向飞地”合作。开展低空经济试点改革,打造一批低空飞行场景,支持骨干重点企业稳订单、拓市场,带动企业从“产品出口”向“技术出海”“品牌出海”转变,力争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。擦亮“中国少年说”“深圳·米兰双城时尚周”等对外交流品牌,让城区向内看更有特区内涵、向外看更有国际魅力。

  加快差异化建设七大重点片区,持续改善城区居住环境,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房1万套以上,供应4千套以上。加快轨道22号线号线公里以上。改造供水管网5公里,完成318个新增“瓶改管”项目,点火率达到65%以上。

  推动臭氧浓度指标持续下降,PM2.5年均浓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%,新建管网60公里以上,优良水体河长占比达70%,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率提高到30%,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49%,新增绿色建筑面积450万平方米、装配式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。新建改造公园3个,共建花园15个,实施观澜河干流等9个碧道项目,新增绿道3公里、碧道16公里,推动碧道、绿道、郊野径、远足径“多道融合”。

  建成观湖文化艺术体育场馆、大浪文化艺术中心等4个大型文体场馆,新增文体设施面积超25万平方米,开展“工会杯”职工运动会等群众活动1300场以上,文化体育公益培训4800课时以上,打造“10分钟文体服务圈”。精心筹备第十五届全运会排球赛事,推动数字音乐版权交易中心等项目落地。打造中国女排超级联赛、中国围棋甲级联赛、中国男子三人篮球超级联赛、国际网球公开赛等一批高端品牌。

  高标准运营龙华人才园,打造智慧化托育服务管理平台,新增托位1500个以上,新增10个中小幼教育集团,新改扩建幼儿园10所、义务教育学校11所,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.9万座。高标准建设区妇幼保健院,新建改造社康机构5家,新增床位4670张。

  加大重点群体法律援助力度,打造“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”,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,新建121个应急管理服务站。完善“1256”精智治理体系,升级龙华速办平台,提升诉求事件办理质效。

  增强“八种本领”“七种能力”“六大思维”,做到“五个过硬”,确保工作说一件、干一件、成一件。深入基层一线,认真倾听群众心声,积极回应群众关切,切实解决群众难题。树立“大财政、大资产、大预算”和“精明财政”理念,用政府的“勤俭务实”换取群众的“岁月静好”。‍‍

  日前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公布了2023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结果。龙华区从141个复审示范区(区、市)中脱颖而出,取得全国前十、全省第一,并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。

  龙华区自2017年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来,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,经过持续奋斗,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示范区建设经费六年来累计保障达4083万元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,用于老年人和慢性病健康管理经费,六年来累计投入超过5.2亿元。社康机构从2018年的58家提升至105家,全科医生数从2018年的412人增加至1148人。全国首创数字化督导系统。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增长了5倍,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均超过95%。现有各类健康单元75个,建成9家健康主题公园、7条健康绿道、4家主题健康体验馆。体育场地面积由2017年的97.12万平方米增加到2022年的524.95万平方米。举办“龙华杯”“万步有约”等系列赛事活动,3年累计开展体育赛事活动超过2万场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7年的17.5%增加到2022年的47.81%。实行“1+1+N”“医格化+定格化”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新模式,推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制度化、专业化和长效化。

  日前,香港至龙华壹方天地的直通车正式开通,每日8班次(往返各4班次),在屯门、荃湾、香港国际机场、尖沙咀海港城等多个站点停靠。

  香港直达壹方天地直通车由中旅巴士开通。该直通车每日往返各4班次,在香港有多个停靠点。线路分为港岛至壹方天。


华体会登录